螃蟹

生活拾趣小记之螃蟹的前世今生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ffxbdf/
慧吟禅师在普济寺中遛弯儿,见小僧法聪在无人处合掌祷告,细一看,面前还有几只刚煮熟的河螃蟹。慧吟禅师上前问法聪这是怎么回事?法聪并不害怕,回答说这是自己在河边抓到的几只小蟹,刚刚煮了,正准备吃。慧吟禅师说吃就吃,刚才祷告又是怎么回事?法聪说于心不忍,故有此举。慧吟禅师又问那你是怎么祷告的?法聪说:愿来世你不为蟹,我不为僧。由此可看出蟹的美味,连普济寺的小僧都要为它还俗。螃蟹,百度百科上曰:螃蟹(pángxiè)属软甲纲,十足目,是甲壳类动物,身体被硬壳保护着,靠鳃呼吸。在生物分类学上,它与虾、龙虾、寄居蟹是同类动物。鲁迅先生认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勇士。我深以为然,因为单看螃蟹的外壳它实在不像是一道人间美味,所以今天我们吃螃蟹的时候都要感谢那位勇士——巴解。大禹治水,派壮士巴解督工。有一种夹人虫使人深恶痛绝,它善用双螯伤人,因为夹人虫的攻击,工程一时无法进行。巴解苦思冥想,最后掘了一条围沟,不计其数的夹人虫立刻涌入,巴解招呼百姓家家户户烧热水倒入围沟,夹人虫挣扎片刻,个个身体变得通红,死掉了。巴解提溜上一只,俯首一闻,味道甚是浓郁鲜香。他掰开壳咬了一口,味道好极了,遂招呼大家一起品尝,夹人虫被疯抢一空。后来人们把这种夹人虫命名为“蟹”,解在上,虫在下,寓意“巴解征服了夹人虫”。人世间,关于蟹的吃法向来众多。《风味人间》里有一道南宋名菜——“蟹酿橙”,具体做法可百度,但我不以为意,虽是色香味俱全,是一种优雅吃蟹的方式,但是这样样式的吃法,反而让大闸蟹没了灵魂,橙子抢了蟹一半的风头。《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有咏写螃蟹的情节。林姑娘说螃蟹:“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宝姑娘说:“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两个姑娘一个看似不谙世事,单纯可爱;一个过于看透世事,显露心机,不讨喜,被大家认为“讽刺世人毒了些”。明朝晚期才子张岱认为:螃蟹是食品不加盐醋而五味全者。这一点我非常赞同,吃蟹,只需洗净入锅蒸,原始风味留存,实乃最大美味。清朝文学家李渔,称秋天为“蟹秋”,他夸赞秋天的螃蟹“鲜而肥,甘而腻,白似玉而黄似金”、“更无一物可以上之”……徐悲鸿也爱蟹,他说:“鱼是我的命,螃蟹是我的冤家,见了冤家我当然不要命。”这句话与李敖碰到胡因梦后,对女友刘会云所说的那句爱情观,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妙,“我爱你还是百分之百,但现在来了个千分之千的,所以你只能避一下!”我家在黄河入海边上,我们这里除了石油,还有大片大片的盐碱地,长着密密匝匝茂盛的黄须菜、芦苇、茅草和蒿子,还出产黄河口大闸蟹。但是我们老百姓,吃的最多的还是一种个头不大的蟹,俗称“嘟噜子”。红辣椒爆炒嘟噜子,是小时候饭桌上的一道荤菜。嘟噜子肉不多,吃的时候,一整个入嘴,连皮一块,嘎嘣嘎嘣嚼了,野蛮的吃法,但是鲜香可口,没吃过的人无法体会。“嘟噜子”即古书《艾子杂说》记载中的“蟛蚏”,“艾子行于海上,初见蝤蛑,既见螃蟹及蟛蚏,形皆相似而体俞小,因叹曰:何一蟹不如一蟹也?”古人也是很可爱的啦!艾子依次看到蝤蛑、螃蟹、蟛蚏,同属一类,但是个头一个比一个小,由此有了谚语“一蟹不如一蟹”。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ngxiea.com/ynzz/14363.html


冀ICP备2021025338号-5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