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危害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240810/m3rfn6p.html随着农历六月的到来,真正的夏天再一次降临中国,与之一同到来的不仅有摸不清规律的降水、炎热的太阳,还有一年一度的“六月黄”时间。所谓六月黄,就是大闸蟹从“少年”转为“成年”的头趟产品。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江浙沪,对大闸蟹的一生颇有研究。一生要脱5-7次蟹壳的大闸蟹,每一次脱壳都能长大一圈。到了农历六月的时候,它们即将迎接最后一次脱壳,在将成为成年中华绒螯蟹之前,会被挑选出来送到市场,这种蟹就是六月黄。
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各大餐厅、市场会打出“六月黄”的招牌,因为这是今年最早上市的淡水蟹。虽然蟹肉的肉质不够饱满,蟹黄还是流质的,但因为已经能尝到属于中华绒螯蟹独有的鲜甜滋味,即使不够浓郁,也依然收获喝彩。
但有人直言,六月黄其实是发育不良的螃蟹。早在几年前,蟹农是不愿意出售这种“童子蟹”的,因为每年农历的6月到8月,大闸蟹只要再经历一次脱壳,就能变成“成年蟹”,价格能翻好几倍卖出去。
每年农历九月份,大闸蟹才真正转为中国人最喜爱的食材。最后一次脱壳让大闸蟹日内肝胰脏的营养物质转化为性腺,蟹黄逐步缩小,蟹膏逐步增大,到这时候,蟹膏布满螃蟹,蟹肉也鲜甜无比。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金秋十月后吃大闸蟹的习惯,所谓“雌九雄十”,也就是农历九月吃雌蟹,农历十月吃雄蟹,这时候的大闸蟹无论蟹黄和蟹膏,都肥美无比,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磷脂,营养丰富,多了一份甘香,这是六月黄无法企及的。
既然蟹农不愿意卖六月黄,六月黄的味道也确实不如成年大闸蟹那么好吃,为什么近年来关于六月黄的宣传越来越多,很多人纷纷掏钱购买六月黄尝鲜,六月黄的价格也越来越贵呢?
其实,苏州、杭州一带的人早有吃六月黄的习俗,但当地人只在小范围流行,最开始是为了满足食客的味蕾,提早挑出几只大闸蟹,让熟悉的客人先尝尝味道,到了十月后,才会大量上市大闸蟹。
近五年来,六月黄声名大噪,不止是苏杭的客人想吃,许多慕名大闸蟹的游客因为无法忍到十月后才享用螃蟹,再加上七月、八月是旅游旺季,许多人赶往苏杭品尝蟹黄的鲜美,六月黄正好是这时候能吃,就顺势推向市场。
而占据市场先机的六月黄,几乎一天一个价格,因为满足了许多客人炫耀的想法,所谓物以稀为贵,大部分大闸蟹还在蟹农那里收着,现在能吃到的六月黄数量稀少,想吃的客人又太多,所以价格逐渐昂贵。
种种商机的影响下,蟹农也认识到六月黄带来的效益,本来养蟹就是看天吃饭的生意,于是现在干脆多投放一点蟹苗,挑出本来就没什么发展前途,长得不太饱满的螃蟹,扔掉可惜,留到十月后又卖不出好价格,不如作为六月黄推出去,反而挣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ngxiea.com/ynzz/14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