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撰文
李福来
编辑
李斌斌
前人有诗云,“不是阳澄湖蟹好,此生何必住苏州”。无论是在古代和当下,阳澄湖大闸蟹都声名远播,成了苏州的地理标志产品。
根据饿了么盒马10月14日数据显示,在今年7月1日至10月8日,大闸蟹外卖销量同比增长29.1%,相对应的外卖用户同比增长29.4%。其中,阳澄湖大闸蟹的订单量同比增长94%,外卖用户同比增长35.5%。
但螃蟹销量增长平均客单价却低走。大闸蟹的平均客单价较去年同期下跌9.3%,而阳澄湖大闸蟹的平均外卖客单价下跌了31.6%。
换而言之,虽然阳澄湖大闸蟹誉满天下,但是很多城市更偏爱的却是家乡自产的大闸蟹。
尽管经过各方努力,销量开始缓慢回升,但是和去年相比断层明显。
01
难道阳澄湖大闸蟹的金字招牌不吃香了?
“菊*蟹肥秋正浓”,“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自古以来,描写中秋节吃螃蟹的优美诗句数不胜数,然而今年阳澄湖大闸蟹还是错过了中秋季。
8月21日,江苏兴化大闸蟹养殖基地宣布开捕。当天,兴化市长方捷亲自上阵,在淘宝直播平台上卖蟹,3天内卖掉万只;中秋期间,江苏泗洪县绿康洪泽湖大闸蟹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永*通过水产批发市场卖掉了30吨的蟹......
中秋大闸蟹价格上涨厉害,涨价幅度在50%左右。但截止到中秋节后第10天,阳澄湖大闸蟹都没有卖出过一只。
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在每年夏末或者秋初公布当年阳澄湖大闸蟹的开捕日期,具体日期并不是拍脑袋决定,而是根据螃蟹生长、脱壳情况和当年气候情况确定,因此晚于兴化和洪泽湖等产区。
9月21日,阳澄湖产区公布试捕结果。根据《扬子晚报》报道,阳澄湖3到4两以上规格螃蟹产量预计比往年增长15%-20%,而且今年大闸蟹的规格还是近七年最大的一年。①
在阳澄湖大闸蟹大而肥美,品质提升的情况下,销量依旧不坚挺或许和“退养还湖”有所牵连。
苏州市在年底将阳澄湖的围网养殖面积压缩了一半,到今年围网面积已经不足2万亩。受此影响,年至年,阳澄湖大闸蟹的总产量分别为吨、吨、1吨。
但是,退养还湖后,当地*府鼓励在阳澄湖附近的其他区域开池塘,增设养殖基地,还规定年后所有的阳澄湖渔民都要采用这种方式养蟹。
围网面积变小,蟹农们为了维持产量,采用了各种方法增加养殖密度。年后阳澄湖大闸蟹的投放密度就从之前的每亩只增至-只。
这种方式也随之带来争议,网民们纷纷发表看法。
“阳澄湖周边1公里的蟹塘出来的大闸蟹,还能否叫阳澄湖大闸蟹?”、“将阳澄湖水引入池塘,水质和生态系统一样模式下的大闸蟹能否冠名阳澄湖大闸蟹?”......
争议虽在,但依旧阻止不了群众购蟹吃蟹的高涨热情。
在养殖成本提高和需求量继续扩张的情况下,即使在丰年产量提高,但阳澄湖大闸蟹价格依然保持每年10%的上涨态势。
人们的印象中,阳澄湖的蟹农是在养金子,捞金子,持续上升的价格应该抵消错失中秋佳节、争议不断而导致销量下滑的利润。
事实真就如此吗?
02
蟹,是不是金子,这就要问到养殖阳澄湖大闸蟹的蟹农们到底赚不赚钱?
阳澄湖大闸蟹的品质和养殖成本可成正比,品质越高,养殖成本越高。
大闸蟹的“主食”是玉米片与小鱼,一天二三十斤的饵料成本就预计在至元左右,均摊下来一只3两母蟹的培育成本在60元左右,还不包括养殖水草,增氧设备等成本。②
虽然阳澄湖大闸蟹历经数十年的发展,但是养殖模式仍然是以人力为主,需要养殖者一年四季泡在湖上,撒饵料、种水草、围网捕捞等。
除去高昂的人工成本之外,蟹农还需要考虑自然灾害和非常规死亡等因素,留下的利润空间并不宽裕。
阳澄湖大闸蟹开捕后,会点燃市场。但火爆是相对的,只属于部分大闸蟹商家而不是阳澄湖大闸蟹商家。
对于消费者而言,每到大闸蟹开捕季,铺天盖地的阳澄湖大闸蟹轰炸着视听觉神经。
对于当地的大闸蟹企业来说,线上销售的渠道并不容易搭建。考虑运营成本和价格战等因素,蟹农们很少愿意转战电商平台甚至获得成功。
折戟线上激烈的竞争,蟹农们虽然通过线下的“熟人圈”也能卖光。但这一状况正悄然发生变化。“青壳白肚、金爪*毛”,一只血统纯正的阳澄湖大闸蟹正在遭遇一系列挑战。
阳澄湖不仅在江苏省本省内遭遇了洪泽湖、大纵湖、太湖、固城湖等竞争者,与此同时,外省也趁势“逐鹿中原”,在辽宁盘锦、山东*河口、安徽五湖、湖北武昌等地,一篓篓大闸蟹正在攻陷消费者的餐桌。③
面对阳澄湖大闸蟹乱象、假货盛行的现状,消费者开始回归理性,其他地方优质的大闸蟹也在逐渐蚕食着阳澄湖大闸蟹的市场。
03
阳澄湖大闸蟹卖这么贵,蟹农还不赚钱,到底谁在赚钱?
“想知道苏北的螃蟹如何爬到阳澄湖的吗?”界面新闻曾经透露过“洗澡蟹”的秘密:
一些商户拿着其他地方的螃蟹到阳澄湖洗洗澡变成“洗澡蟹”;甚至有些都是下午下的单,第二天早上就拉到苏州发货;游客到当地现场捕蟹都有可能是前几天刚从其他地方拉过去的。
央视在年底《焦点访谈》中调查阳澄湖大闸蟹乱象中发现,有些店铺日销5万件却没有一只真蟹。
假蟹、“纸螃蟹”等乱象涌现,扰乱了整个市场,钱也落到了经销商的口袋里。
9月23日阳澄湖才开捕,消费者们不可能吃到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但是螃蟹券已经早早在各大线上、线下平台销售。
大闸蟹属于生鲜中的特殊商品,以每年9月下旬到12月中旬为最佳食用期,且不易保存和运输。精明的商人们早在十年前就发明了螃蟹券,消费者可以在螃蟹成熟后凭券随时提取,看似是两全其美。
每日经济新闻曾报道过,某经销商印刷张面值元的蟹劵,元卖给企业采购人员,企业拿去送礼,收礼者以元的价格卖给回收者,回收者再以元的价格卖给经销商,一来一回就轻轻松松赚了20万。
经济学家宋清辉认为,“几乎所有的东西都能够资产证券化,但最关键的是有的商品证券化最终可能会导致一种不良的结果。”
这个不良后果就是,螃蟹经销商们以虚高的价格发行螃蟹礼券,不需要卖螃蟹,甚至根本没有实物就把钱赚了。④
好在,八项规定和三公消费逐渐弱化了蟹券的送礼功能,作为礼品的流通率大幅下降。但是商家依旧靠着纸螃蟹割普通消费者的“韭菜”。
预售商品的本质是把风险均摊到了消费者身上。中国食品产业和分析师朱丹蓬分析说,从现款现货到卖‘期货’螃蟹,优惠力度不一样,“‘期货’螃蟹可以增加企业的预收款”。
一方面,商家已经得到了巨大的沉淀资金。所以市场上出现价格较低的螃蟹券,消费者不是兑不到螃蟹,就是收到的螃蟹“以小充大,以次充好。”
另一方面,消费者自身容易出现遗忘。根据中信经纬报道,由于蟹券进行二次转赠的原因,当年发行蟹券不提货的比例在10%-20%。对于商家而言,这一部分就是白赚的利润。
卖真蟹的蟹农们的生存空间进一步受到威胁,卖假蟹或不卖蟹的赚得盆满钵满。在滚滚的时代浪潮下,颇具讽刺意味。
如今,假蟹扣、假礼盒、“假螃蟹”正在稀释阳澄湖大闸蟹的高端品牌价值,阳澄湖自身还要受到众多优质塘蟹的狙击,同时还要面临蟹农青*不接的“生存危机”。
正在失去光环的阳澄湖,在未来必须要重回正轨,遵循经济规律,承载高价所应该具备的品质,不能再乱下去了。(完)
*图片来源于网络,资料来源:
①:赵晓娟,《阳澄湖大闸蟹正在失去光环》,界面新闻,年9月23日。
②:周晓奇,《假蟹盛行,真蟹锐减,阳澄湖的生死危局》,锌财经,年9月20日。
③:新京报,《阳澄湖大闸蟹价格每年增长10%:为什么那么贵》,年9月29日。
④:魏薇,《大闸蟹“证券化”,有人拿TA割韭菜》,中信经纬,年9月17日。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ngxiea.com/ynly/11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