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亿年都没有进化的生物,要如何适应多变的环境呢?就连恐龙都已经灭绝,而这种生物如今还活得好好的。这种号称“活化石”的生物,究竟有多美味呢?不对,是有多奇妙呢?看似人畜无害,实则武力值爆表,“皮皮虾”真的是被遗留在地球的“外星生物”吗?
平时见到“皮皮虾”最多的地方,就是在餐桌上,讨论的也都是怎样做更好吃。但是,你知道吗,眼前的“皮皮虾”实际上是比恐龙还要悠久的生物。
自然界的其他生物在上亿年的时间里,早已经改变了外貌,变得越来越适应环境了。而“皮皮虾”,却依旧是四亿年前的老样子,不进化,也没有被淘汰,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作为产量王者,“皮皮虾”真可谓是“年年捕捞年年生,年年都是丰收年”,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广泛,深受广大吃货们的喜爱。自然选择都没使得“皮皮虾”进化,又怎会被淘汰呢?
当你以为它只是简单的美味料理时,其实它的一切都超出你的想象。“皮皮虾”的眼睛,可以算得上是生物界最强的存在了,它能看到的颜色远比我们多得多。能看到三种基础色的我们已经可以识别出如此多的颜色了,那“皮皮虾”呢?
在哺乳动物里,人类能看到的颜色算是最多的。作为自然界中感光能力最强的蝴蝶,也只比人类多看到两种颜色。你所看到的花蝴蝶,可能并不是它真正的样子,只是你能看到的样子而已,它实际的样子可能更加绚丽。而“皮皮虾”可谓是技能加满,视色能力是蝴蝶的好几倍,可以看到16种颜色。
也许当“皮皮虾”看彩虹的时候,像宇宙大爆炸一样精彩吧。也就是这双眼睛,让它像是开挂了一样。
看见红外线、紫外线,这都是基本配置,已经满足不了“皮皮虾”的需求了,除此外还要加上6个“瞳孔”,真可算是实现了“眼观六路”。怪不得有人怀疑它是意外来到地球的外星生物,这不就是一套先进的“可视系统”吗?
不可思议的还在后面,年,科学家在海底检测到一种低频怪声,是未知海底生物发出的信息吗?
这种声音后来经过分析,发现原来是“皮皮虾”发出的声波。按理说甲壳类生物属于比较低级的动物,它们需要用声波交流什么内容呢?而且这种声波传递的信息,至今都没有被破解出来。
除了使用“加密电报”,“皮皮虾”也会使用光学信号沟通。每当它们在褪皮的时候,总会发出和平日里不同的偏振光。这种时候,一般没有生物敢靠近,想必“皮皮虾”是在通过这样的光芒来警告对方“生人勿近”。
“皮皮虾”这套神秘的声光通讯系统,确实值得我们研究一下,说不定以后可以运用在深海探测中,以此发现更多的海洋生物。
“皮皮虾”的“满级装备”,除了顶尖的“可视系统”,“铠甲”也是科技感满满。有一种双曲面结构,它是用最少的材料来维持结构的稳定,而“皮皮虾”却是自然进化出双曲面“铠甲”的生物。
这家伙在海底也是横行霸道,仗着自己拳脚功夫了得,不是敲碎贝壳就是拆解螃蟹,并且脾气格外暴躁,根本不好驯养。曾经发生过,用于研究的“皮皮虾”敲碎了大型鱼缸,导致实验室被淹没的事。
水族馆中也基本看不到它们,原因就是太凶了!只要有它在的地方,其他海洋生物都会害怕地“瑟瑟发抖”。“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这句话用在“皮皮虾”的身上,真是太合适不过了。
国外曾经有人做过实验,研究“皮皮虾”的出拳力度,最终数字定格在了公斤上。据说,李小龙的平均重拳力度是公斤,而不到20厘米的“皮皮虾”,达到的是超越极限的水平。
只追求力度显然不是“皮皮虾”的风格,不仅要打的狠,还要打的快!“皮皮虾”的出拳速度能够达到三千分之一秒内。这么说,可能无法有直观的感受。简单来说,如果我们以“皮皮虾”的出拳速度挥动胳膊,那么所拥有的重力加速度,可以将一颗小行星轻松甩到太空中。
有这样强悍的技能,就算是四亿年不进化,也已经赶超了地球上一半的生物。如果“皮皮虾”长到几百米大的话,估计就是“哥斯拉”一样的存在了吧。
相信大家也已经发现了,本期所说的“皮皮虾”并不是我们平时吃的皮皮虾,严格上被称为螳螂虾,只不过两者从外形上来看非常相似,尤其是“熟”了以后,大家在见到的时候也不要混淆哦。
至于以后,“皮皮虾”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们拭目以待。那么,“皮皮虾”的属性是否让你大吃一惊呢?关于本期内容如果你有任何想法,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喜欢不妨点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ngxiea.com/ynzz/13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