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www.ykhongye.com/m/题记:这一篇,是接着地方饮酒习惯和敬酒惯例来说的。民族饮酒习俗俄罗斯族“苦酒”俄罗斯族参加婚宴,坐定后的第一杯酒,共敬新人,但是宾客们饮酒后都要连连喊“苦啊,苦啊!”,这个苦如何解呢?那就是新娘和新郎来一个漫长又甜蜜的吻,这样,“苦酒”就变成了甜酒。俄罗斯族饮食习惯上近似俄罗斯,俄罗斯人上衣口袋里时常装有伏特加御寒,俄罗斯族的酒量也就可想而知了。傈僳族同心酒同心酒其实是三杯,不单夫妻、情侣之间可以喝,兄弟哥子、姐妹小伴,就算是没有情侣关系的异性也可以一起喝,而且只要酒碗够大,三五人同喝也不是事。第一杯是“交杯酒”,类似电视里的洞房花烛夜喜酒,两人交手腕喝对方杯中的酒,意味着从此交下这个朋友了;第二杯酒是拥抱酒,两人互相搂着胳膀,非常豪气的各自喝干一杯酒,表达出交上朋友的真诚,从此就是两肋插刀了;第三杯酒才是真正字面的同心酒,喝的时候,脸庞贴着脸庞,胳膊搭着胳膊,共喝一只碗里的酒水,表示走到天涯海角都不忘兄弟的情意。藏族酒藏族欢迎远客,要唱祝酒歌,一边唱祝酒歌一边献哈达,系好了哈达就开始喝酒,一碗青稞酒拿到手上,要用手指头蘸点酒水,向上中下三方分别弹酒,敬完天地*神之后,人再饮用,以示尊敬,并且也给自己祈福。喝完酒跳起锅庄舞,热烈又喜庆。蒙古酒蒙古人喝酒给人的印象是非常豪爽豪放的,传统蒙古人是将酒装到酒囊里,随时到处喝,不过蒙古人讲究不过分饮酒,少年人只能小饮,五十岁以后才可以根据自己身体状况“放开了喝”。蒙古敬酒,需要双手托杯,恭敬平托于胸前,以示对于客人和自己双方的尊敬。满族酒满族饮酒要留福根,就是不能喝完,得留下一些在杯底,起着祝福在场众人日后生活富足的意思。傣族甜米酒傣族人虽然也常喝白酒,但更普遍的是一种甜白糯米酒,这种酒不单可以配着酒菜喝,而且可以作为拌凉菜的汁水。酸甜味道适中,非常可口。傣族老年妇女也常饮酒,和许多民族一样,老年妇人饮酒完全不受限,儿孙还没有作陪的资格,当然,她们也不在饭桌上与男人喝酒,一般就是自斟自饮,或是做几个小菜,与老姐妹一起吃酒吃菜。水族苦胆酒苦胆酒,就是把新鲜猪苦胆剪破,将胆汁倒进酒壶里晃匀,分发到个人手中一起喝的酒。这和歃血为盟的意思相近,都是从此肝胆相照的意思。土家族、藏族、羌族、壮族等咂酒用一根长长的咂酒杆,和许多人一起在同一个酒坛子里喝酒,这就是咂酒。喝咂酒是加水喝的,喝完一轮添一次,大家一起从浓喝到淡,最后,还一起吃坛底的酒渣,酒渣其实是青稞和大麦、高粱等粮食。一边喝一边在中场休息的时候唱歌跳舞,很是热闹。苗族瑶族牛角酒苗族瑶族常将牛角作为酒器,灌满了酒,由青年汉子抬到寨子口迎接客人,客人满饮一角酒以后,放入寨子里,以长桌宴招呼之。席间苗族瑶族姑娘还会多次敬酒,酒虽香但极烈,后劲大,往往正席还没开好,客人已经出溜到桌子底下去了。彝族酒彝族喝酒比较厉害,这一点其他民族可能要表示不服,也正常,主要是我见过的彝族喝酒都太凶残了!赤膊喝,空腹喝,酒碗大,一仰脖就没了,特别是火把节的时候,气候本来就热,到处都挤着人,人手上都拿着火把,另一只手拿松香,不断洒向火把,火焰就窜开,更是热上加热。吃饭的时候还要高着嗓子唱歌,这桌唱完那桌唱,每唱完一个都要共进一杯,感觉是没有止尽的。到喝的差不多了,就围到火把边去跳舞,昏昏倒倒的跳,跳着跳着你会发现人不见了,不是躺倒到地上去了,而是又回到小桌边喝酒去了。彝族人还会吃水烟筒,一边抱着水烟筒一边喝酒。四大名著中的喝酒中国古典四大名著里,都少不了酒,甚至可以说,每一部里的酒都直接推动了故事的发展。水浒传里,梁山泊的英雄汉子们,平时吃饭喝酒、聚义喝酒、拉人入伙喝酒、打了胜仗喝酒、要报仇还是喝酒,可以说是以酒为书。三国演义里,几个重大的转折点都是喝酒开始喝酒结束,比如三英桃园结义,喝的是酒;曹操与刘备论天下时事,喝的是青梅酒;杨修借酒大发议论;将士们每次战前都要饮酒等等,更别说武侠小说里的歃血为盟了。西游记里,孙猴子好好的天宫公务员不干,大闹蟠桃会,借的也是酒,它要是那个时候不闹,也就全书完结了,没什么可写的了。八戒醉酒撞天婚,不也是极精彩的一个章节吗?红楼梦,虽是女子的大舞台,但也是满篇的酒满篇的酒食。从长到幼,无有不能够喝酒的,什么菜配什么样的酒,用什么样的酒杯,也很有讲究。红楼梦中不少关于饮酒场面的描述,如:“湘云醉眠芍药裀、寿怡红群芳开夜宴芦、雪庵争联即景诗、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等等章回,都可说是全书最精彩的片段。这些女子在一个“浊男子”的一场大梦中饮食、行令、作诗,活得恣意,活得生香。那些文雅的酒令,至今还让不少红学家们熏熏然陶陶然。而那些男子在外喝酒时行的荤令,也依然引起着一代代读书者的厌恶和笑话。那些或精致或天然的下酒菜,也将厨师们拉入红楼分析的大潮,做出些啼笑皆非的盗版研究。红楼里的人吃酒虽然雅,但也有不得已的一些片段,也有一些现代酒桌上的掠影。比如,盛气如凤姐这样的人物,在一次家宴中,忙前忙后,应付完老祖宗和老祖宗的小祖宗们之后,已经半酣,感觉身体已经不适,欲要离席暂缓,恰在此时,贾母的贴身侍女鸳鸯携着一众平辈姐妹前来敬酒,凤姐只微微说了一句“”好姐姐们,饶了我吧,我明儿再喝吧。”鸳鸯笑道:“真格的,我们是没脸的了......我原不该来。不喝,我们就走。”说着就走回去了,凤姐赶紧拉住,好言好语的说“好姐姐,我喝就是了。”实实在在喝了满满一杯,才换得鸳鸯的笑脸。你想,站在凤姐的立场,她是不是不得已?即便喝了,肯定也没有自己到螃蟹宴上吃酒那么舒坦吧。所以说......古今中外这是怎么了。关于下酒菜各地方皆有专门的下酒小食,除了最普遍的油炸花生米、豆腐干,还有卤味、熏肉、熏青豆、玉兰片、干辣椒豆、烧烤等等,南北东西各不相同,各符合了地方特色,譬如绍兴当然是有茴香豆下酒,香干佐酒也极佳。而苏州下酒菜当然陆稿荐的酱肉必在其中。最古典:下雪天温酒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寒冬腊月,正是落雪时节,看着天色像是要下雪了,在暖屋中的人,抱个小火炉,温上一壶酒,搭上三五小菜,一边等落雪,一边吃酒,心中万千心绪统化为澄净,妙否?简直是妙哉!最温情:女儿红传说,江南人家在生下女儿以后,就会在后院果树花树下埋上几坛子酒,年年岁岁岁岁年年,伴随着女孩子的年华渐长,酒越陈越香,等到这女儿出嫁的那一天,就是这些女儿红的见天之日,将陈酒起出,在送她坐花轿出门的这一日,大宴宾客,满堂尽欢。父母嫁女的不舍和女人嫁入别户的不舍和担忧,都在这一口酒里,以笑对着众人,咽下去了......最诗义: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如果没有酒,李白依然是李白,但他会不会是诗圣李白,这仿佛是没有意义的假设了。最流行:杨贵妃醉酒别人醉酒是丑,贵妃醉酒是美,这理儿,找谁说去?好了,以上“最”榜单,纯属个人捏造,如有意见纯供反对。酒桌杂谈,就到此了,写这个的目的,其实是希望能收集到一些有趣的饮酒习俗,所以希望大家多多贡献呀~酒令什么的也可以说说~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ngxiea.com/ynzz/13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