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晚报螃蟹团
c-0.4,0.4-0.4,1,0,1.3c0.2,0.2,0.4,0.3,0.7,0.3s0.5-0.1,0.7-0.3l30.3-30.3C88.3,36.3,91.8,29.8,91.8,22.4z"fill="#">
起伏的沙丘,远处的夕阳,沙漠中行走着的几匹骆驼,围着篝火跳舞的人……很多人见到银川沙画师陈浩强创作的沙瓶画时,都会被眼前这一幅幅画面所打动——当自然的美景被精心装在一个个小小的沙瓶中时,那沙的线条宛如画笔,将这一切优美地呈现。
陈浩强迷恋用沙在瓶中做画。手中的沙,常常会替不善言辞的他去慷慨表达,并留住他眼中的万千世界。
用漏斗
玩沙
陈浩强与沙打了5年交道。5年前,还是做平面设计和策划工作的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在发小的引荐下接触了沙画,进而学习了沙瓶画制作,如今竟成了一名职业沙画师,用沙去创作、去表达自然之美。
▲陈浩强
这几年,他先后在西夏陵、贺兰山岩画、沙坡头、通湖草原、西安兵马俑等景区现场创作沙瓶画,因为太想把宁夏的沙宣传出去,所以他的创作更喜欢以展示宁夏的自然风貌为主。
与其他沙画师不同,陈浩强创作时,会用一个漏斗来辅助完成,漏斗的口很小,但嘴巴很长,它会将沙引到瓶中去创作。不同色彩的沙缓慢流到瓶中,红色变成了红彤彤的枸杞,橙色的沙变成了夕阳,黑色则成了一匹匹孤傲的骆驼……五颜六色的沙缓缓流入瓶中,美轮美奂。
陈浩强这种制作沙瓶画的方式,起源于约旦,俗称漏斗制作,国内能掌握的人很少,这个技艺是他在偶然一次机会中,与约旦沙画师结识后学得的。
Bewithyou
漏斗沙瓶画
▲陈浩强制作的沙瓶画《太阳神》
于是,在千万次的练习中,他手中长长的漏斗成了画笔,让他在小小的沙瓶中,描绘出了眼中的宇宙与星河。
流动的
也可以永恒
“沙漠腹地的沙更细腻一些,也更适合创作。”对于陈浩强,沙瓶画最奇妙,也 魅力的一点,就在于“沙可以是流动的,却也可以永恒”,前提是,你要能掌控住手中流动的沙,这个度很难把握。
他一直记得,最初接触沙瓶画时,把自己关了三个月,只为研究如何“点到即止”,那时候,手劲稍大一些,或者仅仅走了个神,一幅画就画毁了,就得把整瓶倒了重新画,“就这样倒了几百瓶后,手上才形成了一种肌肉记忆。”
▲沙瓶画—韩美林《熊猫》
直到现在,陈浩强都觉得,“画沙瓶不难,但画好却很难”。聊的过程中,只见他用一个漏斗支在瓶口,接着往漏斗中先后填入各种颜色的沙,漏斗如一支画笔,在沙中自在游走。
“画之前,要先在脑海中构思,所有的二维图要变成立体的布局。最关键的是,要掌握沙子的流动性。”不过,一旦它在瓶中完美地呈现出预想的画面后,陈浩强就特别兴奋和有成就感,因为在他看来,流动的瞬间,因为画面的出现,一下就变成了永恒。
▲沙瓶画—帆船
▲沙瓶画—《肖像》
但陈浩强说,画沙瓶画,最难的还不是意向画,而是写实风格,比如各种肖像,他记得最得意的那幅帆船画,整整磨了一星期才完成。为了让沙漏更适合自己的手感,他还把铜皮裁剪开,制作出适合自己手感的沙漏,为了在创作时画出的细节更逼真。
浮雕沙画
另一种美
除了情迷沙瓶画,陈浩强坦言,自己还会利用空余时间,制作浮雕沙画,这种用沙在板上绘画的技艺,让整幅画既粗犷又拥有了油画般的质感。
年,陈浩强在西安的兵马俑景区,进行过一年浮雕沙画的展示,把他所喜欢的沙粒艺术,带到了西安。陈浩强说,当初得到这个机会,是因为接触沙画后,他又学习了浮雕沙画,并用彩沙制作了一幅兵马俑《铜车马》,他把彩沙通过点、洒、堆、描、铺、抹等各种技法,糅合在一幅画中,景区的文创中心看后特别震撼,当即邀请他来景区做展示。
▲浮雕沙画兵马桶《铜车马》
但是创作一幅好的浮雕沙画,讲究很多。陈浩强说,现在大部分沙画师,用的是从沙石场购买的彩沙,它们会分粗细度,以适应不同的创作,但一些独特并且更为天然的创作,用的就是从自然中淘出来的沙子,“它们天生带有颜色,就像古时人们把矿物碾磨成颜料作画一样,沙画师用它创作时,也会用沙子不断筛选和挑拣,以达到创作时最理想的状况。”
冯元春文章
编辑
图片
视频
刘文静
值班主任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银川晚报螃蟹团
银川晚报螃蟹团
带你发现更多美好生活
wechat:
螃蟹团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ngxiea.com/ynzz/5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