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半个台湾人,经常有媒体同行问我,在台北应该怎么吃?如果要在台北连吃3天又要怎么吃?言下之意,肯定不是去那些电视宣传片或者网贴、旅游攻略书里介绍烂了的某某夜市之类。说实话我不是什么美食权威专家,而且口味这个东西,因人而异是很难评价的,但是要在台北找几十家既有口碑,味道不差,能避开游客,又交通方便的,还真不是难事儿。因为我有一本台湾作家+美食家舒国治先生撰写的美食宝贝书《台北小吃札记》,被称为“台湾小吃教主”的他,几乎扫尽了当地地道小吃,于是这一次,干脆就按图索骥,花三天两夜来趟台北美食之旅,敢说 不枉此行。
中原馒头,晨起肉包
早上五六点就看见金华街老眷村小木屋一段热闹如早市,看似简陋的小吃店都挤满了来买早点的人。顺着人潮走,眼见一爿挂着手写招牌“中原馒头”的小店前大排长龙。店面只有百多平方米大,每天早上五点老师傅就得揉面团剁肉切菜丝调馅料,一双手每天最多只能做出一千个馒头,然而每天八九点就完全售罄。
豆沙包/肉包/菜包NT20
手磨的豆沙蓉,不会甜腻,口感细致。肉包用的是猪前腿肉,汁多到一涌而出。菜包中有剁好的高丽菜、粉丝及香菇等馅料,包身松软香嫩,馅料清爽多汁,非常清新。
流量高,材料新鲜,包子自然好吃。一面是老师傅将早已捏成形的包子放到笼里蒸,一面是每位客人都十几二十个的买,于是一笼很快便卖完。再下一笼还需等二十分钟,想吃就要耐着性子。店里有肉包、菜包、花卷跟豆沙包四种口味,点了拳头大的招牌肉包子,咬一口还冒着热呼呼的水气,包身蓬松香软又弹性十足,里头满是切地粗幼适中的猪肉,并配上清脆的高丽菜,夸张到有爆汁之感,吃起来不像一般肉包又油又腻,非常清爽。
中原馒头 NT40
入口即化的五花腩卤得很入味。
这家店,每到午饭时间总是挤满了饕客, 还是等到三点左右来才较容易找到位子。这家鸡肉饭是用传统嘉义风格做法,将原只土鸡放入猪骨熬成的汤头浸泡入味,再以人手将鸡肉撕拆成丝。
嘉义鸡肉饭NT30
又是外表毫不起眼的一碗饭,却令小店门庭若市。
香喷喷的绵香白饭上沾满了浓香的鸡油,好吃的秘密源自于那 才浇上的汁酱,原来那不过是红葱头、鸡油及秘制调味做成的酱汁。建议大家加点老板自家制的酱瓜、辣椒酱油,混合嫩滑油润的鸡肉丝同吃,才大呼过瘾。
酱瓜带点微酸辣, 是拌饭佳品。
这锅秘制的卤汁加入了大量鸡油等材料,捞饭吃可以吃下三四碗。
午市时段人头涌涌,挤满了懂门路的饕客。
梁记鸡肉饭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ngxiea.com/ynzz/5464.html